欢迎光临今时比装修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置顶回答
原水的水质很复杂,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过滤步骤才能得到所需要的水质,所以水处理的过滤过程是必要的。过滤是利用某种多孔介质对悬浮液进行分离的操作。工作时,在外力作用下,悬浮液中的液体通过介质的孔道流出,固体颗粒被截留,从而实现分离。一般将待过滤的悬浮液称为滤浆;所采用的多孔介质称为过滤介质;通过介质孔道的液体称为滤液;被截留的固体物称为滤饼或滤渣。过滤操作根据作用原理可分为两类: ①筛析过滤过滤介质的孔目数小于固体颗的直径,依靠筛析作用将固体颗粒从悬浮液中除去。筛析过滤在过滤初期细小颗粒流出,滤液比较混浊。随着饼层的形成和加厚,滤液逐渐变清。由于筛孔逐渐受堵,过滤速度呈降低趋势。过滤过程当滤饼层形成,筛析作用便由饼层产生,过滤介质失去筛析作用,只起支撑饼层的作用,称饼层过滤。 ②吸附过滤(深床过滤):过滤介质的网孔目数大于固体颗粒的直径,固体颗粒进入过滤介质孔道后被介质表面所吸附。实际生产中,筛析和吸附同时作用,吸附过滤介质截留较大颗粒;筛析过滤介质饼层可以吸附较小颗粒。
明杨似海 2015-02-10 12:00
2个回答
游客 2015-02-10 12:00
①源水中悬浮颗粒的含量小于50mg/L时,可以采用接触凝聚或过滤,即加入凝聚剂后,经过水泵或管道直接注入过滤器,目前多是采用多介质过滤器。
②当原水中碳酸盐硬度较高时,可以在去除浊度的同时,加入石灰进行预软化。当然目前采用得最多的方法是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或加阻垢剂。
③当原水中的有机物含量较高时,可采用加氯、凝聚、澄清过滤等方法处理,若仍然不能满足后续工序的进水要求时,可增加活性炭过滤等去除有机物的措施.
④当原水中游离氯超过后续进水标准时,可采用活性炭过滤或加入亚硫酸钠等方法处理。
⑤如果后续处理工序采用反渗透或EDI等设备时,应在原水放进设备以前,再增设一个(组)精密过滤装置,作为反渗透等设备的保护措施。
⑥如果后续工序对胶体状态的硅要求较高,可在加入石灰的同时加入氧化镁,以达到去除硅的目的。
⑦当原水中铁、锰含量较高时,应增加曝气、过滤装置,去除铁和锰。
游客 2015-02-10 12:00
  水处理过滤装置的原理:

  RO-反渗透预处理工艺主要为活性炭和精滤。渗透是一种自然现象:水通过半透膜,从低溶质浓度一侧到高溶质浓度一侧,直到溶剂化学位达到平衡。平衡时,膜两侧压力差等于渗透压。这就是渗透效应(Osmosis)现象。反渗透是指如果在高浓度的一边加压,便能把以上提及的渗透效应停止并反转,使水份从高浓度迫往低浓度的一边,把水净化。这种现象称为反渗透(逆渗透),这种半透膜称为逆渗透膜。
其他相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