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时比装修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置顶回答
在古代女孩子长大成人到出嫁前是不易抛头露面的,一般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过多参与社交活动的.但是到了正月十六看花灯,八月十五赏月的时候男孩子们就到街上去了,可女孩子们也有好奇心想看看,但又不便于上街,于是就到了自家的屋顶去观看.为了保护她们的人身安全,大人们就在屋顶砌了一道矮墙.这道墙延用至今.大家就叫它女儿墙。
superchen1 2014-12-29 12:00
2个回答
游客 2014-12-29 12:00
女墙也称女儿墙,古有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清朝时也有一则扈巧云“替父修墙”的传说。这“墙”,就是装修'>沈阳城德胜门的“女儿墙”。女儿墙在古代时叫“女墙”,包涵着窥视之义,是仿照女子“睥睨”之形态,在城墙上筑起的墙垛,所以后来便演变成一种建筑专用术语。特指房屋外墙高出屋面的矮墙,在现存的明清古建筑物中我们还能看到
游客 2014-12-29 12:00
女儿墙是建筑墙体中的一种形式,最早叫做女墙,又叫女垣,实际名称为压檐墙,民间称城垛子,是一种高出屋面和城墙的矮墙。

从建筑形式上讲,女儿墙是处理屋面与外墙形状的一种衔接方式,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专门的防护用墙。女儿墙的来历非常有趣,据民间传说,在古代时,大户人家由于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为了不让自己的女儿随便出门,在屋顶和墙垣上特意建造了一堵墙,而女孩子们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却又禁不住外面世界的精彩和诱惑,于是便悄悄地攀上屋顶或高墙上,隔着那道矮矮的防护墙向外眺望,久而久之,便被人称作女儿墙了。女儿墙的建筑形式多种多样,一般来说有实心墙和带了望孔的
其他相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