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时比装修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置顶回答
主要流程:现浇梁板 支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
柱 绑扎钢筋-支模板-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
施工顺序确定的原则如下:[1]
(1)先场外、后场内,场外由远而近;[1]
(2)先全场、后单项,全场从平土开始;[1]
(3)先地下、后地上,地下先深后浅;[1]
(4)管线及道路工程先主干、后分支,排水先下游,其他先源头。[1]
1.先场外、后场内[1]
对于与场内外有联系的一些工程,如道路工程、管线工程等,其施工应从场外开始,然后再逐步向场内延伸。这样完工一部分就有一部分可以利用,对施工就极其方便。正确的施工顺序,使修建道路所需的器材可以直接通过干道运抵施工地点,随着道路向场内延伸,修建好的部分道路即可加以利用,从而保证现场所需器材的顺利供应,既能充分发挥新建工程的效益,又能经济地解决运输问题,争取施工的时间。[1]
2.先全场、后单项[1]
是说应该先完成全场性的工程,然后再完成各独立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所谓全场性工程,是指对于许多工程的施工或使用者有关的、其作业面遍及整个施工现场的那些公用工程,如场地平整,各种管道、电缆线的主干,场内的铁路和主要干道等。[1]
3.先地下、后地上[1]
这是任何工程的施工都须严格遵循的重要原则。所谓先地下,后地上,就是说在施工时应先完成零点标高以下的工程,然后再完成零点标高以上的部分。从整个施工现场来看,零点标高以下的工程,大致包括如下的工作:铺设地下管网,修建专用线和现场内的铁路与公路。在地下工程的施工中,除遵守上述顺序外,还应贯彻先深后浅的原则,即先做深层的,再做浅层的。一层一层的做上来,只有在完成零点标高以下的工程之后,再进行地面以上工程的施工,地下工程按照先深后浅的程序施工,在许多情况下是属于施工工艺上的严格要求,而一般情况下也是最为合理的。[1]
4.管线及管道工程先主干、后分支,排水先下游,其他先源头[1]
管线道路中的先主干、后分支的施工顺序,能使完成部分的工程得以迅速发挥作用。如果先进行分支、管线道路的施工,由于这些管线道路没有与干管、干线和干道接通,它们也就不能发挥工程的效益,上水道不能供水,下水道的水仍然排不出去,煤气、蒸汽、电力也没有来源,道路也不能充分利用。管线道路工程的施工必须要首先完成主干,道路也就从与附近干道联接处逐渐通向场内。[1]
上面所讲的这些原则,一般是不允许打乱的,打乱了就会造成混乱,就可能损害工程质量,就必然会增加施工费用,形成浪费,延误工期,总而言之是会导致少慢差费。当然,遵循上述的施工顺序也并不是完全机械的。首先,由于施工条件不同,在特殊情况下变动上述的某一施工顺序也可能是必要的和合理的。比如在填土的地段,就可以先铺管子。其次,遵循上述顺序也并不意味着必须先施工的工程全部完工以后才能进行在顺序上应后施工的工程,先后施工工程之间的交叉和穿插作业是可以的,甚至是必要的。这里重要的是要掌握一个合理的交叉搭接的界限。这种合理的交叉搭接界限也是因条件不同而互异的。一般的原则是后一环节的工作必须要在前一环节提供了必要的工作条件后才能开始,而后一环节工作的开始既不应该影响前一环节工作,也不应该影响本身工作之连续与顺利进行。[1]
施工顺序确定的依据

1.依据合同约定的施工顺序的安排,如重点工程、难点工程、控制工期的工程以及对后续影响较大的工程确定先开工;[1]
2.按设计图纸或设计资料的要求确定施工顺序;[1]
3.按施工技术、施工规范与操作规程的要求确定施工顺序;[1]
4.按施工项目整体的施工组织与管理的要求确定施工顺序;[1]
5.结合施工机械情况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施工顺序;[1]
6.依据本地资源和外购资源状况确定施工顺序;[1]
7.依据施工项目的地质、水文及本地气候变化,对施工项目的影响程度确定施工顺序。[1]
依据上述几点通盘考虑,动态地确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在不增加资源条件下,加快施工进度。[1]
施工顺序,有空间上的顺序,也有时间上的顺序。这两种顺序的安排都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只有对具体工程和具体条件加以分析,掌握其变化规律才能安排得合理。[1]
所谓空间顺序,是指同一工程内容(如同一分部、分项工程)的前后、左右、上下的施工顺序,即施工的方向或流向。任何工程的施工都得从某一个地方开始,然后向一定的方向推移。有时,这种顺序要受到工程结构或施工工艺的影响,常是比较固定的。[1]
所谓时间顺序,是指不同工程内容(如单位工程中各不同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先后顺序,在一个单位工程中,任何分部、分项工程同它相邻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总是有些宜于先施工,有些则宜于后施工,这中间,有一些是由于施工工艺的要求而经常固定不变的。另外有一些则施工的先后并不受工艺的限制而有很大的灵活性。比如,任何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施工都必须先处理地基基础,然后才能做上层建筑;就结构与装修来说则总是先做结构,然后再做装修。这是任何工程都必须遵守的不变的施工顺序。即使在实行立体交叉平行流水作业的情况下,从整个建筑对象看,在一特定时间各项工作是同时并进的,但从一个局部看,仍然没有改变先地基基础后上层建筑,先结构后装修的基本顺序。但是,除了这类不变的顺序以外,另一些施工顺序就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考虑,作不同的安排,这时需要从以下几点出发;①技术上合理,能做到保证质量,便利施工和成品保护;②经济上节约,减少工料消耗,避免剔凿修补;③进度上快速,为后续工序创造施工条件,充分利用工作面,凡能平行施工的都尽力组织平行施工。[1]
施工顺序确定的因素

确定施工顺序时,一般应考虑以下因素:[1]
(1)遵循施工程序。[1]
(2)符合施工工艺,如预制钢筋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为支模、绑钢筋、浇混凝土,而现浇钢筋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为绑钢筋、支模板、浇混凝土。[1]
(3)与施工方法一致。如单层工业厂房吊装工程的施工顺序,如采用分件吊装法,则施工顺序为吊柱→吊梁→吊屋盖系统。如采用综合吊装法,则施工顺序为第一节间吊柱、梁和屋盖→第二节间吊柱、梁和屋盖……→最后节间吊柱、梁和屋盖。[1]
(4)按照施工组织的要求。如一般安排室内外装饰工程施工顺序时,可按施工组织规定的先后顺序。[1]
(5)考虑施工安全和质量。屋面采用三毡四油防水层施工时,外墙装饰一般安排在其后进行,为了保证质量,楼梯抹面最好安排在上一层的装饰工程全部完成后进行。[1]
(6)考虑当天气候条件。如冬季室内施工时,先安装玻璃,后做其他装修工程。[
游客 2014-12-26 12:00
4个回答
wangsiting22 2014-12-26 12:00
框架结构无非就是由框架柱、框架梁两大部分组成!当然还有如非框架梁、连梁、框支梁、框支柱等,如果是框架剪力墙结构还有剪力墙。
先从绑扎框架柱钢筋开始,绑扎完支模板,模板只好后浇筑混凝土至梁底,
然后支顶板模板,绑扎顶板钢筋,绑好后再浇筑顶板钢筋!
周而复始一栋楼就出来了!无处不体现着人类的智慧啊!
游客 2014-12-26 12:00
一种方法是先浇本层柱子到距梁底标高100-200mm,再浇梁、板;另种方法是本层梁、板、柱一起浇。目前施工企业中,这两种方法因各自有优点、缺点,同时生存着。随各企业的习惯。
还有就是施工框架结构分为基础工程,主体工程,砌体工程,装饰工程 基础施工顺序为:场地平整,桩基础施工,垫层,基础施工。。 主体施工顺序为:柱钢筋,柱模板 柱混凝土 梁板楼梯模板 梁板楼梯钢筋 梁板楼梯混凝土。。然后是砌体工程,最后为建筑装饰工程。。
游客 2014-12-26 12:00
你好,施工顺序确定的原则如下:
(1)先场外、后场内,场外由远而近;
(2)先全场、后单项,全场从平土开始;,
(3)先地下、后地上,地下先深后浅;,
(4)管线及道路工程先主干、后分支,排水先下游,其他先源头。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游客 2014-12-26 12:00
连梁、框支柱等。先从绑扎框架柱钢筋开始,模板只好后浇筑混凝土至梁底、框架梁两大部分组成!周而复始一栋楼就出来了框架结构无非就是由框架柱,绑好后再浇筑顶板钢筋、框支梁,绑扎顶板钢筋,然后支顶板模板,绑扎完支模板,如果是框架剪力墙结构还有剪力墙!当然还有如非框架梁!基本是这样哦,希望可以帮到你哦。
其他相识问题